第177章:英雄冢-《至尊透视眼》


    第(2/3)页

    桓温这个人苏哲不算陌生,做为晋明帝的驸马,曾经因溯大江之上剿灭盘踞在蜀地的“成汉”政权而声名大奋,又三次出兵北伐,战功累累。

    但是一个人手揽大权,官职升得不能升的时候,就像当皇帝。桓温本来就是有野心的家伙,在权倾朝野之时,就像黄袍加身。

    在长达十多年的政治生涯当中同,独揽朝政,后生出欲行篡位之事,逼迫朝廷加其九锡,但终因第三次北伐失败而令声望受损,受制于朝中王谢势力而未能如愿。

    死前欲得九锡亦因谢安等人借故拖延,直至去世时也未能实现。桓温谥号宣武。其子桓玄建立桓楚后,追尊为“楚宣武皇帝”。

    苏哲历史不算差,关于桓温这号人物曾经有过印象,对他还是比较熟悉。至于他的手下上千万,他可真不知道这些考古学者是根据哪方面的资料研究出来的。

    或许这是一个地主的墓地,死后安葬占的位置比较大,他们故意加大其辞,目的是为了引起更大的关注。这种情况不是没有,在现代通讯发达的社会,先将一件小事炒大,最后再用一个查明真实再引起各方面舆论的争议,这样目的就达到了。

    苏哲小心的走下被挖得比原来墓地还要三倍有多的地方,站在下面,看到周围还有几台挖机在,里面有三个人拿着小铲和一些工具在工作。

    三个人年纪都不算大,看起来比较像在校学生,其中有一个还是女的。一名导师带几名学生去实践,这种情况很多。

    幸好这个规模不算大,而且不是特别重要的墓地,如果是曹操古墓或者秦皇陵这类,恐怕一研究就是几十年的事情了。

    小心翼翼的走到下面,如果不是换了雨靴,穿着原来的鞋子下来,这会都让黄泥给淹没了。

    “吴教授,你们在这里这么久了,近来有没有大进展?”金大班问。

    吴教授迈着轻缓的步子往前面边走边说:“情况与之前相差不多,虽然是东晋古墓,里面陪葬的东西早在之前就让人进来摸过。”

    走到前面一处用木板防护起来的地方吴教授接着说,“这个地方与墓地的上面距离有十米高,我们沿着这个洞口去检查过,发现盗墓贼是在前面那条河岸下面开始挖进来的。那边地势比较高,挖到这里,刚好能够进入墓地里。”

    吴教授感叹道,“从事考古工作多年,不得不佩服那些盗墓贼,总是无孔不入,而且计算的距离和能够发生意外的情况,比用现代技术勘测还要精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