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紧接着,宋司长又检查了一番麦秸的情况。 麦秸上也同样如此,很干净,没有一粒残留的麦粒。 宋司长满意的点了点头。 “好东西,这台脱粒机可真是好东西啊。” “对了,杨厂长,李副厂长,你们昨天这是给半亩地的小麦脱粒,用了多长时间?” 宋司长围着那台脱粒机转了一圈,问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 也就是脱粒机的工作效率问题。 要知道,在如今的农村,过麦的时候,农民总会扒层皮。 从麦收之前十几天,就得把麦场弄好。 收割了麦子后,还要晒干,还要防止淋了雨。 碾压麦子一般都用牲口,拉着一个巨大的石碾子,在麦场里转着圈的碾压。 如此反复,光是碾压麦子,就得需要好几天时间。 最终,收获的麦子,还要晒干,才能入库。 整个麦收时间,格外绵长。 要是风调雨顺,还能弄个好收成。 要是赶上连翻阴天下雨,农民们根本就过不成麦啊。 所以说,抢收报产,与时间赛跑,是这个时代农民们麦收和稻收的主旋律。 这时候,李副厂长和杨厂长等领导,目光都落在何雨柱身上。 “宋司长,昨天我们给半亩小麦脱粒时,我看过时间。” “差不多十五到二十分钟。” “就是准备的时间稍微长了点儿。” “毕竟,这是我们厂研发制造出来的第一台脱粒机,大家都是第一次使用,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如果稍微熟练了,运用这台脱粒机,还可以提高脱粒效率,缩短脱粒时间。” 听何雨柱这么一说,宋司长大吃一惊! 给半亩地小麦脱粒,只用了十五到二十分钟时间。 那么给十亩地小麦脱粒呢? 那就只需要五个小时到六个小时的时间!! 这台机器简直就是农民收麦收稻的神器啊!!!. “何师傅这厨艺简直太棒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