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南楚王-《暮汉昭唐》
第(2/3)页
刘备从河朔流离至南楚,可以说是见过不少诸侯。而今中原诸侯皆被张虞所败,让刘备除了敬佩之外就只有敬佩。
当然了,刘备非甘愿放弃之人,他虽敬佩、深忧张虞,但他却也敢与之较量!
李严沉吟少许,说道:“昔主公联络孙策、曹操以讨袁术,而今张虞几有中国,不如与曹、孙二家再联合御敌。孙氏欲取汉中,巴蜀又为大江上游;主公如能有南楚,则据大江中游。而曹操坐拥江左与淮南,则守大江下游,三家将能共御强寇!”
“大江犹如天堑,唐人纵善弓马,户籍为南土数倍。然三家凭舟舸为墙,足以阻唐人于江、汉以北。而若能据敌,主公再与二家徐徐北伐,或能成就一番大业。”
刘备微微颔首,李严的合纵之策不错。
因寿春小朝廷缘故,他与曹操的关系保持不错,毕竟二者皆树汉旗。巴蜀之孙氏之前虽有联络,但随着孙坚的战死,孙策上位之后不再东出,他与孙氏的关系稍有冷落。但在共同利益之下,二家恢复使者联络,绝非什么问题。
“那今可要遣使与曹操联络?”刘备问道。
“不!”
李严沉吟说道:“天子以寿春为治,而寿春又毗邻豫州。与主公相比,曹操应是最忧张虞,故不如等候曹操使者。今主公之重在于开疆扩土,在张虞大军至江汉之时,率兵夺取南郡与武陵。”
顿了顿,李严强调说道:“江陵如下,主公需东平江夏,北取襄樊。襄樊隔汉水而立,如能修缮一番,使其成为坚固之城,则主公便能以南楚一隅之地以抗中原强兵。”
“时北方稍安,主公遣将南下,一报士燮背盟之仇,二为利尽南海。时主公坐拥二州之地,纵不能北伐中原,但与曹操、孙策二人齐心,则能三家共据强敌,成霸王之业。”
李严虽说腹有甲鳞,贪恋权势,但才能绝不能忽略。他作为南阳人,深谙荆州地理,在极端条件下,为刘备谋划出一片基业。即东联曹操,西和孙策,北守襄樊,南扩交岭。
当然了,战略归战略,能否实现便是个大问题。
如历史上,周瑜、甘宁、鲁肃三人皆欲行穷尽长江,南北分治的对峙思想,然三人最终都失败了。周瑜破南郡,但却死于箭伤;甘宁不得重用,碌碌而为一将;鲁肃从南北分立,改为三家鼎立。
而今李严希望刘备成就他所规划的王霸之业,有两大难题。其一,破江陵,取南郡;其二,下襄樊与夏口。破江陵或能寄希望于趁陈国动乱之时夺取,而后者襄樊、夏口,势必要与张虞、黄祖交手。
当然了,困难是困难,关键是刘备至少有目标而执行。
刘备面露喜色,笑道:“正方所言实为高见,今与袁奂作战多时,先入临湘休整,再率兵征江陵。”
李严沉吟少许,说道:“主公于南楚根基稍弱,今后欲以此而据唐人,需与本地大族结亲。时得民心以强壮,拔贤士而委能,方可令南楚不生动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