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11月中旬,起点对缙江的收购终于尘埃落定。 前者最终以600万华夏币的价格获得缙江51%的股份。 其中,300万进入缙江账户,成为订阅制度改革的第一笔资金,剩余的300万以现金形式补偿给了黄燕夫妇。 这场小并购并没有引起多少人注意,毕竟两家公司的体量此时都不算大。 最多是一场弱弱联合....... 不过,方严对于网文圈的野望, 总算拼上了这至关重要的一环。 随后,在黄燕的游说下,阿羞开始筹备新书。 这个时候她刚刚开始修双学位,本就课业繁重,并且还要负责一个名为‘特别餐补基金’的章程撰写。 再加上新书的事,一下忙了个脚不沾地。 甚至谈恋爱的时间都没了....... 方严在心疼的同时,也偷偷松了口气。 他现在不比去年了,此时在吴大紫港校区认识他的人越来越多,如果整天陪着阿羞吃饭,难保不会露馅。 阿羞那边在忙,他也没闲着。 把一个想法执行下去,需要做的事非常多。 首先他找到了杨治。 “这是好事啊,尽管大胆去做,弄成了我先拿出一个月的工资支持你。” 听了方严的餐补方桉后,杨治非常支持。 “老师,我需要您帮我引荐一下可以负责此事的学校领导。” “哦,什么级别的?” “越高越好......” “有必要搞这么麻烦么?”杨治只是设计学院的副院长,距离学校真正的高层还差着级别呢,也不是他说想见就见的。 但方严有自己的考虑。 如果资金全是他自己的,方严自然不需要和学校沟通那么多。 可现在他定下的方向类似‘众筹慈善项目’。 接受了别人的钱,那么每一笔的开销都需要明细账目。 不然一旦账目不清或者缺乏监管, 被人怀疑中饱私囊就会陷入‘好事做不成,反倒惹一身骚’的尴尬境地。 所以获得学校支持, 并邀请学校监管就变得非常有必要。 做好事,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听方严说了自己的顾虑, 杨治点点头:“你说的有道理,我帮你联系一下吧,你等我电话。” “好,辛苦老师了。”方严准备起身告辞,却又被喊住了。 “这件事我会帮你,但这几天事业部同时开展了叁个项目,你也给我盯好咯,可别顾此失彼。” “我知道了。” 有了杨治的提醒,方严离开办公室去了事业部。 “方部长......” “班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