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看来...罗旋暗自打定主意:自己在任何一个地方待的时间,绝对不能太长了。 否则的话,大家伙儿会慢慢的变得苍老,而自己却永远都保持这副青春永驻的样子? 时间长了,那恐怕就有点解释不清楚了...既然在医院的过道里遇到了老熟人黄华德,罗旋顺口就问他, “你不是去西林插队了吗,怎么回来了?” “我早就调回来了。”黄华德嘿嘿一笑, “我到那边去插队,当地非常的缺乏医疗技术人员,所以最终我被送到州兰城当了委培生...结果回到西林之后,人家早就从沪市调来一大批医学生。” “由于没地方安排我的工作,最终我申请回到原籍...喏,现在当了一个实习医生。”当年黄华德家,也差点被搞得家破人亡。 最终还是罗旋看在黄医生,他医德医风好、又还冒着天大的风险,帮着自己救了陈晓端地母亲。 让她得以脱离危险,最终在小老君山里安享晚年。所以罗旋当年回报黄医生,让他拿着 “黄氏堆肥法”去立功,从而保全了他中心卫生院院长的职位。眼前这个黄华德,是一位非常有感恩之心的人,当年罗旋是如何出手帮他们家渡过难关的? 黄华德记得一清二楚心。所以他一见到罗旋就倍感亲切, “您想见见我爸?他在办公室里,走,我带您去找他。”现在的中心卫生院占地很广,各种功能不同的大楼很多。 在黄华德的引领下,几经周折之后,终于才在卫生院的办公楼里找到了黄院长。 “罗旋?”黄院长显然有点意外, “你怎么回来了?” “就是想回来看看,没啥别的意思。”罗旋笑道, “黄院长,现在你管理的这所医院门庭若市,你说我是该恭喜你呢,还是该骂你?”黄院长哈哈大笑, “宁愿柜上药生尘,但愿世间人无恙...身为一位医者,谁又愿意尘世间有那么多的疾病呢?” “可问题是,病患永远都存在,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黄院长招呼罗旋坐下, “话又说回来,我们中心卫生院能有今天这样的规模,恐怕和你的暗中帮助,是分不开的。”罗旋叫屈, “哪有的事!这些年我不是在南方边陲插队、就是去塞外吃灰...中心卫生院几经扩容,这关我什么事?”黄院长摆摆手, “在公社的扩大会议上,公社主任廖先明,和公社干部、以及各大单位负责人共同商议。最终确定了红星公社今后10年的优先发展方向:一,大力发展农业,种植业,养殖业,稳定广大的农村地区,夯实群众们的物质基础。二,发展工业,依托 “巴蜀省东方纺织机械厂”开设在红星公社这个便利条件,开办众多的小型配套企业,专门给这家大厂供货。 第三条,是大力发展公路建设事业。”黄院长笑道, “而第四条,发展教育;第五条,大力发展医疗事业。这两个发展方向,公社全体干部都没有明说,但大家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的。” “罗旋你倒是给我交个底。”黄院长凑近罗旋问, “这些年,公社里每年都拨出那么多的巨资,用来扩建学校、扩建中心卫生院、购买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这些是不是你,一直在暗中怂恿公社廖主任干的?”罗旋不说话,只是低头吹茶沫,给黄院长来了个死不认账。 有些东西只能干,不能说。有些产业其实挺招人恨的...但后世的发展方向就是那样,谁有办法改变? 反正罗旋只知道一个道理:人聚财聚。要想让一个地方的经济活跃起来,就必须要把人留住。 而所有人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就业、交通、医疗、教育,以及充足的物资供应和便捷的周边服务。 只要有一所好学校在红星公社,一般来说,就不愁聚集不了那些望子成龙的父母。 而要想让他们住的长久,住的安稳,必然就离不开发展各种产业,好给他们提供赚钱的岗位。 所以红星公社的发展规划当中,大力发展依托机械厂的配套企业,就成了重中之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