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教育为本-《穿越之帝王传奇》
第(2/3)页
“参见陛下。”
“免礼。五位爱卿。坐下说话。”
“谢陛下。”
“各位爱卿。朕今日叫你们前來。是说说有关我朝未來教育之事。你们五人可以说是我朝教育界的领袖。而教育又是我朝未來之根本。全民素质的提升和各类人才的普及乃是一朝一代发展的关键。这就需要教育发挥作用。也是教育的根本价值所在。所以。你们身上的担子很重。朕认为实不亚于军务、政务两院。可以说。我朝的未來就在你们几人身上了。”
“陛下放心。臣等必会尽心尽力。”
我看着五人。笑道:“所谓教育。就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我朝目前的教育大多是以私人授业的书院形式存在。但所授的内容极少涉及自然科学。而朕所说的教育却是要大力提倡自然科学。这就需要有远见的书院逐步转向以自然科学为主导的学业中來。当然。对于这些传统书院。朕并不会去做硬性规定。百齐放。才是教育之本。”
江万里、何基等人本身就有书院院长的经历。对于传统的书院模式自是十分清楚。江万里问道:“陛下。我朝未來的教育体系还是以书院为主吗。”
我摇摇头道:“不是。对于我朝今后的教育方向。其内容却是要转到以自然科学为主的方面來。这点朕已经决定。你们无需置疑。当然。朕的意思并非说传统文化不好。传统文化需要继承。需要发扬。还应去适应时代的发展。但是。要使我朝中兴。建立我大宋之不朽基业。就必须在自然科学上达到领先的地步。这就需要教育部的大力推广。这也是朕成立教育部的目的。新的教育体系将会以新型学校为主。比如。以临安大学为代表的未來各类大学就会逐步取代原有的太学、国子学。朕打算自明年起。在我朝境内设置大、中、小三种层次的学校。这些学校全部以临安大学所教授的科目内容为主项。并争取在十到二十年内普及。”
江万里又问道:“陛下。大学已有现成的模式。那中、小学又是什么样的。”
“爱卿莫急。各位。你们边喝茶边听朕仔细明说。”我也喝了口茶道。“大学你们都知道了。目前我朝有临安大学和军事大学两所。但这还远远不够。从明年起。根据发展的需要。将会陆续在我朝境内建立专业化更强的各类学院。比如。我朝目前能够胜任自然科学科目的教授极少。那么教育部就应该首先设立专门的师范学院。负责培养各科目的先生教授。又比如。大夫郎中不足。那同样可以设立专门的医科学院。就类似临安大学的医科学院。负责培养我朝的医生。也就是郎中医官。这些学院根据需要可以在临安。也可以在临安以外的各路、各省建立。并非要完全集中在临安。这点类似我朝各地的书院。”
“下面朕再來说说中、小学。对于教育。朕的意思是要让我朝之人从小开始接受。当小孩在六七岁时。就可以进入小学学习。小学学生要学的主要内容是识字、识数并懂得各类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比如。在数学上。要学会最简单的加减乘除法。要认识我朝通用的谢氏数字记录法等。到了中学。就要学习更加深层次的基础知识了。也即是要为进入大学打好基础。做好准备。”我见大家听得并非很明白。想了想道。“这样。朕以大家都熟悉的传统教学來举例。小学生应该从识字学起。并能进行简单的造句会话。然后要会写一些小文章。能够背诵简单的诗词歌赋。到了中学。就要求能够熟练地写出一般的策论。上到大学后。就要分专业进行研究了。有人可以专门研究诗词。有人可以专门研究远古文学等等。这就是中小学的含义。大家是否明白。”
江万里点点头道:“陛下。臣明白。这样就可以形成阶梯状的学生构架。能够读书识字的小学生最多。而进行专门研究的大学生则最少。这种模式和科举也有类似之处。从秀才到进士举人。一级一级的。”
“恩。爱卿说得不错。首先。朕打算从我朝州府一级的地区开始。再往县级。乡镇发展。学校则先从两头。也就是大学和小学开始。再往中学发展。江爱卿。这具体的工作就交给你们教育部了。”
“是。陛下。臣遵旨。”江万里道。
我接着又对史岩之道:“军事大学则会独立于教育部。暂时先隶属于军务院吧。”
“是。陛下。”史岩之应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