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张三丰-《穿越之帝王传奇》
第(2/3)页
袁棘点点头。又冲我笑笑。说道:“是。”
“火龙真人。”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袁棘的别号。暗自好奇道。不过立即便已明了。龙这个字在古代属于皇帝专用。尽管袁棘是我的武学教授。但在我这个真龙天子面前自然也需要注意这些细节的。
这时。只见那张子冲迅速地从座位上站了起來。跪下道:“子冲见过袁先生。”
袁棘愣了下。也起身道:“张公子。快快请起。”
“先生在上。请受子冲三拜。”张子冲执后辈之礼。冲着袁棘便欲行三拜大礼。
袁棘自然不会无缘无故接受张子冲的大礼。仅仅受了半礼后便双手虚托。那张子冲只觉一股无形之力托住了自己。却是无法再拜下去。
张子冲只好站起道:“先生。家师曾言。如果见到先生。需行弟子之礼。倘若弟子福缘广阔。可入先生之门。”
“老夫和令师虽说只有数日之交往。却是顷见如故。这一别就是数十年了。”袁棘笑笑。坐下后道。“子冲。先坐下。其它事慢慢再说。”
“是。先生。”
“子冲。令师可好。”
张子冲一听。神色顿时黯然道:“家师。家师在一年多前的一个夜晚。留下一封书信后。便不知所踪。”
在得到我的默认后。袁棘给张子冲倒了一杯茶水道:“子冲。先喝杯茶。再细细道來。”
张子冲喝了一口茶。开始说道:“先生。弟子本名张通。小名子冲。在家排行第三。辽东懿州(今属辽宁省阜新市)人氏也。五岁时。我曾突患眼疾。父母遍寻名医。却始终不得其法。就在眼睛几近失明之时。恰好遇见了在辽东游历的家师。在家师的精心医治下。弟子的眼疾基本恢复正常。但家师言。弟子体内的经脉异于常人。如不治本。这眼疾日后还会复发。并且一次比一次厉害。父母亲也无其它办法。又见家师为人厚道。就让弟子拜在家师门下。自此之后。弟子便跟随家师四处行走。”
张子冲的思绪似乎一下便回到了童年。停顿片刻后。又喝了一杯茶。才继续讲道:“离开家乡之后。家师说。要找到三味草药。方能有机会根治弟子之病。于是。我和家师一起先到了南方的福建路。在离武夷山脉100多里地的邵武府住过近两年的时间。邵武府的西南方有座天成峡谷。谷内山峰众多。家师遍寻每座山峰。最后在一处叫做田螺峰的绝壁上找到了第一味草药。随后。我们又到了位于伏牛山南麓的南阳一带。住在一处名叫小店乡(今属河南省南召县)的村落中。这一住又是近五年之久。家师言道。这小店乡属于南北交汇处。植物汇聚南北特色。是处天然大药库。在这五年中。家师一边寻找药物。一边带着我以小店乡为中心。到处行走。找到第二味药物后。家师带着我又來到荆湖北路的均州(今属湖北丹江口市)。均州的西南部有座著名的武当山。那武当山山峰林立。且其深处多有悬崖峭壁。家师在武当山极深之处的一座峭壁上找到了一株龙芝。并说这龙芝就是第三味药物。”
当张子冲说到武当山时。我一下想起了史书上有关张三丰的记载。和书上的记载对比。这张子冲的相貌特点和张三丰完全相似。难怪我一见到黑衣少年时。就觉得有种“似曾相识”之感。
历史上有关张三丰的传说实在太多。仅其出生地点就有好几种说法。有的说张三丰是河南南召县人。有的说他是出生在辽东的阜新。有的说他本身就是武当山下的村民。也有人说他的家乡应该在福建邵武一带。按照张子冲的说法。他是辽东懿州人。也就是今天的辽宁省人。少年时曾经随其师在福建邵武、河南南召、湖北丹江口等地生活过。至于张三丰的名字。流传后世的也是很多。仅我知道的就有三丰、全一、君宝、君实、玄一、玄子等。
随着时光的推移。加上古人对于文档的记载和保管不似后世之严谨。而张三丰又是极具传奇性的人物。所以到了数百年之后的后世。各种说法的真伪也就很难确定了。
不过。无论哪种说法。对于张三丰相貌的描述却是和眼前这位少年一致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