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朝政安排-《穿越之帝王传奇》


    第(2/3)页

    陆秀夫虽然不知道我的用意。还是道:“是。陛下。”

    “谢爱卿。”

    “臣在。”

    “作为临安提督。只需注意军队的动向即可。在正常情况下。不得随意干涉军队的日常秩序。朕相信在临安一带还不会有人图谋不轨。对于城防。沿用旧制就行。不必另行安排。或许你这个提督根本就无事可做。”我笑笑道。

    “陛下。臣明白。”

    就在会议即将结束时。周公公前來禀报道:“陛下。宁坤宫李公公求见。”

    “李公公。哦。宣。”

    “陛下。奴才奉太后懿旨。前來请贾太师入宫一叙。”

    “好。师臣。那你先去吧。”

    “是。陛下。”

    对于谢道清。贾似道始终有种敬畏之感。开庆元年(1259年)。忽必烈首次渡江攻打鄂州(今武昌)。理宗接受了宦官董宋臣的建议。准备迁都南逃。因为此事。皇后谢道清首次参与了朝政。以“恐动摇民心”为由劝谏皇上。又在大殿之上正义凛然地驳斥了董宋臣等人的迁都说。最终说服了理宗和一众大臣。并率先尽力俭省。以资军需。在这次事件中。贾似道坚决地站在了谢道清一边。沒隔多久。贾似道便借助谢道清之力。将董宋臣等人一网打尽。自此登上了宰相之位。也就是在这次事件中。谢道清给贾似道留下了“女强人”的鲜明印象。之后。贾似道心生敬畏之意。一直未变。贾似道可以不把理宗放在眼里。但却始终忌惮谢道清。

    历史上的谢道清对于贾似道也算是仁至义尽。即便到了后來。贾似道兵败误国。朝野震动。群情激愤。以致宰相陈宜中奏请诛杀贾似道之际。谢道清也沒有答应。只是将贾似道罢官放逐。不过。谢道清也沒有想到。在途中。贾似道被监送之人郑虎臣所杀。

    谢道清知道朝中三权鼎立的格局。虽然皇权加上相权之势已经远远大于现在的相权。但贾似道仍然是我的一大心病。因此才会召见贾似道。和他好好谈谈心。喝喝茶。絮叨絮叨。

    和军务相比。对于政务的安排就要略微复杂一些。两天后。我在后殿接着召开了政务会议。参加会议之人远远多于军务会议之人。有贾似道、文天祥、陈宜中、赵顺孙等政务院院士。还有各部尚书、廉政公署署长陈文龙、临安知府事潜说友等二十多人。

    “各位爱卿。在随后的两个月中。除廉政公署以外的各部奏折先递交到政务院。由文爱卿签署处理意见后再转交宫中。最后由太后御笔批示。如有异议。则由太后、师臣及政务院三方协商。但最终决定权由太后掌控。至于廉政公署的奏折。依旧直接递交至宫中。由太后审核。以上内容。是朕所要交待给各位的第一条旨意。”

    “是。臣等遵旨。”

    “第二条。各院各部按照既定方针办事。如遇特殊情况。可以向政务院提出申请。吏部、礼部、工部、刑部和户部是我朝原有的部门。部内流程清晰。制度严谨。只需依制办事即可。下面朕來说说政务院、商业部、农业部、教育部和廉政公署等部门的事务。”

    “政务院作为朕与各部之间的桥梁。在朕闭门期间。要充分发挥联络的重要性。及时了解、监督和协调各部的事务。推进行省制的变革。协助太后管理好朝政。”

    文天祥道:“是。臣遵旨。”

    “商业部除了继续推进各项商贸改革和扶持手工业之外。还需着力加大出口贸易。长期影响我朝出口的沿海海患很快便可彻底解决。这对于我朝及与我朝通商的海外诸国來说。都是件大好事。商业部要向外商们大力宣传來我朝经商或者商洽贸易的安全性。以吸引更多的外商前來我朝订货、投资。廖爱卿。今年的税收任务很重。能否顺利完成就要看商贸业和手工业的增幅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