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特区-《穿越之帝王传奇》
第(2/3)页
“是。臣遵旨。”
“蔡爱卿。你回去之后。除了要健全琉球省的各级机构外。还要多和原岛上的山南、中山和山北之人进行交流。尽管他们算是归顺了我朝。但却是被我朝的军力所镇服。所以你们还要多时日和精力。让他们知道。跟着大宋朝。是一定会过上比原來日子更好的生活的。蔡爱卿。琉球省原有五方势力。你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对于那些心有不轨者。则要坚决打击。朕相信。只要再过二、三十年。琉球之人就都会被汉化了。这一点朕说过。爱卿将此事做到。无疑就是开疆拓土之功绩。”
“是。陛下。臣明白。”
“蔡爱卿。琉球省是我朝在海外的第一个行省。朕和朝廷都沒有这方面的经验。其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性事件。这就需要你们在不违背我朝制度的原则下灵活处理了。至于这个灵活尺度的把握。朕一时也无法量化。只能靠你们自己去摸索了。朕认为。这个大原则应该是。维护我朝之统一。发展当地的经济和促进民生以及遵守我朝之律法。”我又对赵顺孙说道。“赵爱卿。你是我朝进士。深谙我朝文化。又在朝中为官多年。这方面你要和蔡爱卿一起。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关的地方条例。朕就将琉球省当做我朝第一个特区來看待吧。”
“特区。”
“恩。所谓特区就是指相对于其它省(路)。有更多的自主权。也就是可以因地制宜地制定一系列的地方条例來弥补我朝律法和制度之不足。朕也是刚刚才想到特区之名。一切还有待实践的检验了。”
赵顺孙和蔡畅对视一眼道:“是。陛下。”
“宋瑞。你们政务院也考量下吧。或许今后的特区会更多。”
“是。陛下。”
赵顺孙道:“陛下。臣明日便和蔡大人一起前往琉球省。臣另外有事禀报。”
“爱卿请讲。”
“陛下。今军务院之院士大都由各大军区制置使兼任。而他们又常年在外。军务院时常显得人手不足。臣推荐沿江制置副使汪立信到军务院任职院士。”
“汪立信。”
赵顺孙道:“陛下。这汪立信于淳祐六年(公元1246年)登进士第。曾得先帝理宗赏识曰。‘此帅才也’。授乌江簿、知桐城县、判建康荆湖制置使。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改知江州、充沿江制置副使。后又担任过江西安抚使、荆湖南路安抚使等。此人为人正直。治军严谨。通兵法。后因马光祖与赵葵两位大人之争而见恶于贾似道。”
尽管我对汪立信沒有什么印象。但我了解赵顺孙。其推荐之人绝不是无能之辈。而军务院的确如赵顺孙所讲。院士人员不足:“好。小七。传旨下去。令汪立信前去军务院报道。让陆秀夫审视。并从吏部调其档案与朕。”
“是。官家。”
历史上的汪立信是南宋末年的一位忠贞之士。以至于蒙古侵宋大元帅伯颜也为之叹息。并曰:“宋有是人。有是言哉。使果用。我安得至此。”。据宋史记载。1275年。曾任兵部尚书的汪立信被朝廷再度起用。担任沿江制置江淮招讨使。受诏之日。立信抛妻别子赶至建康。守兵悉溃。率所部转至高邮。闻贾似道兵败芜湖。江汉守臣望风降遁。知大势已经无法挽回。乃慷慨悲歌。大恸曰:“吾今日犹得死于宋土”。竟扼吭而卒。汪立信在芜湖与贾似道分别时。就连贾似道也哭泣送别道:“不用公言。以至于此。”
当然。这一切都不会再出现了。
蔡畅等人走后。周公公來报:“官家。文璋将军在宫外求见。”
“文璋。让他进來吧。”
不一会。周公公带着文璋來到御书房。
“末将文璋参见陛下。”
我笑道:“文璋。何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