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个主持人和冯导有仇?”柳施施歪过头来朝陆晨问道。 “不知道。”陆晨摇摇头:“不过我知道这个主持人大概率要得罪人了。” 这句话若是放在《我不是潘金莲》还没上映的时候,说说还没什么问题,但是现在的话,还要继续碰瓷,那就有点过分了。 而且还在这种场合说。 因为现实已经给了冯导狠狠的一巴掌。 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和影后,与威尼斯金狮奖最佳影片和影后,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导演何评曾说:“该片叙事上很从容,对于秋菊这个特殊人物,影片用非常纪实、非常朴素的手段去表现,而且表现得很有情趣,这种结合是一件很难的事,可以说是一种创造。” 由此可以看出冯导演和张导演的差距在哪,国师是从零到一,冯导则是看一写二,而且还写得歪歪扭扭,自然不受好评。 《秋菊打官司》绝对的经典, 这点不用多说。 哪怕陆晨也也觉得这部剧很多比较值得学习的地方。 比如:构图、光影、色彩。 这是国师的看家本领,其他方面的突出才是电影评分逐年提高的主因。 因为电影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情怀与文化批判意识,深度探讨了普法概念,以及华国社会的观念演进。 在文化思考上,《秋菊打官司》比之前国师的电影都深化了许多,这正反映了那个时候华国的样貌,使电影成为了时代的印记。 】 “国师和冯导的脸同时黑了。”柳施施小声的说道。 “多正常的事情!”陆晨并不觉得有什么稀奇的。 一个觉得对方不配,一个认为自己被鞭尸得有些惨。 当然会脸黑。 12年的时候,冯导拍了一部《1942》。 口碑还不错,只是票房有些惨澹,惹得冯导说出了“垃圾观众”的类似言论。 两年后,模彷《甲方乙方》的烂片《私人订制》上映,以7亿票房位列年度票房前十。 这样的成绩让冯导飘了,自诩老百姓需要我,随便拍一拍就能获得高票房,而后开始冲击奖项,往艺术家的方向转型。 只是艺术家不是外形像,说话像就成了艺术家了。 拍商业片出身的冯导努力了三年,然后就给出了《我不是潘金莲》。 让后就被打脸了。 别说现在的《我不是潘金莲》。 就算是后面的《芳华》和《只有芸知道》,依旧够不到艺术的门槛。 陆晨可以毫不客气的说。 所以,这时候再提《我不是潘金莲》对标《秋菊打官司》,绝对是在鞭尸。 “话说,你觉得范丙丙能不能拿到最佳女主角?” 柳施施转移话题问道。 “不好说。” 唐磊接过话说道:“若是之前,肯定没问题,毕竟冯导如今怎么说也是导演协会的副会长,不过,现在的话,你家陆先生坐在这里呢!” “什么意思?”柳施施疑惑的问道。 “他们要是乱来,敢请你家陆先生过来吗?”唐磊无语的说道。 果然是一孕傻三年,这都想不到。 这也是陆晨来参加金鸡奖的原因。 陆晨的态度是:你们要分蛋糕,那你们就自己分,千万别带上我。 可若是想好好搞,他倒是可以帮他们站站台。 陆晨的意思很明确,主办方也是知道的。 所以,他们邀请陆晨过来,大概率的倒向了陆晨这边。 没办法, 这几年陆晨不来,这些奖项都快成为野鸡奖了。 怎么说呢, 国内排名前几位的导演都不来参加的奖项,算什么真正的大奖? 不过是自娱自乐罢了。 “这么说来的话。” 柳施施看着走上台领奖的编剧团队,开口道:“这次冯导大概率的要失望而归了。” “看起来应该就是这样。”唐磊点点头道。 就在冯导带领编剧团队上台领奖的时候,原本安静的台下瞬间掌声雷鸣。 陆晨这边自然也在鼓掌,尽管他不认为《我不是潘金莲》不值得最佳剧本奖,但还是为其鼓掌,最佳剧本奖这个奖项的判定标准还真不好说。 所以,《我不是潘金莲》拿下这个奖项还真不算太过分。 “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导演应该和《我不是潘金莲》没缘了。” 看到这个奖项,陆晨开口说道:“哪怕是根据分蛋糕原则,这两个奖项也和对方没什么缘分了。” 唐磊微微的点了点头。 当然。 这里指的是这两个大奖, 至于其他的小奖,《我不是潘金莲》还是赚足了眼球的。 在接下来的奖项中,《我不是潘金莲》直接狠狠地刷了一波存在感。 又连续拿了两个奖, 最佳配乐和最佳摄影,都属于成就类奖项。 至于技术类的话。 到现在仍旧颗粒无收。 不过。 下个奖项估计同样也有他的一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