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两难啊-《荣宁》
            
            
            
                
    第(1/3)页
    谢若宁是回到家之后,才知道自己父亲升官的事儿。
    她头一个反应就是,自己的父亲能当好一个地方的父母官吗?
    最重要的,好像还是一把手?
    她其实挺怀疑的。
    “表哥,要不要请些帮手,帮助父亲?”
    让谢彦信在将来以后的日子里继续升官发财,她倒是没指望过。
    只希望父亲别做错事就好。
    他老人家耳根子软啊!!
    万一去了外面,被人下套陷害啥的可咋办?
    谢若宁不由得担心起来。
    皇太孙也是的,给自己的父亲安排这个官干嘛!!
    在谢家这么多年,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比较适合当斯文的官吗?
    比方说就在京城教个书啥的。
    国子监哪儿也是可以升官的不是?
    地方上的一些杂物俗事,哪里是父亲能就会得了的啊!!
    于是,她想起了以前在家乡的一些事。
    好像当地方官,官员自己都会请幕僚的。
    多的十几个,这当然是要封疆大吏的级别了。
    但一般的,请两到三个,再请几个师爷还是必须的。
    然后还要配些跑腿的凑成一个团队。
    所以,这个团队就需要纪一帆来帮手挑人了。
    “你祖父当年应该也是外放过的吧?
    至于你大伯和西府的,也有外放的经验。
    你觉得,你祖父会没有安排?
    倘若我们这边也安排人手,你祖父那边也安排人手。
    到时候,去了地方上,你父亲听谁的?
    所以,索性全部是你祖父安排的人手就成。
    要不然,光是内耗和平衡,就够你父亲受得了。”
    纪一帆到底是过来人,立即指出来道。
    过了良久,见谢若宁还不出声,便道,“岳父是本公的岳父,到了地方上,也没人敢刁难他。
    更何况,岳父的人,你又不是不知道。
    其实越是像岳父这样的个性,在地方上,才平安。”
    谢若宁还在消化纪一帆的话呢,哪知,纪一帆又冒出这么一句话。
    她有些想不通了。
    “父亲一没当地方官的经验。
    以前一向是和学子在打交道的。
    你也知道,相对来说,国子监哪儿的环境单纯些。
    我父亲和哥一样,为人都特别单纯,我就怕他去了地方上着了别人的道。”
    自己以前在电视啊,小说上看得这种事儿可多了!!
    那些地方上的小官小吏们,哪个是好相处的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