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确定队员-《决定躺平的我又成巨星了》
            
            
            
                
    第(1/3)页
    “肖老师辛苦了,喝点水。”
    “肖老师辛苦了,吃点水果。”
    “肖老师,我帮你按按肩吧。”
    录音室内,宁朵朵亲自服务,给肖言若端茶倒水。
    他们已经连续三天呆在这儿了。
    团队表演弄的差不多,舞蹈室那儿有人帮忙盯着,学员们也上心,不用一直盯着。
    工作重心放在了四组队员的对抗中。
    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还有四天,先要进行队伍之间的pk,如果没拿到第一,最多只有一周的时间。
    专业歌手准备舞台,唱其他人的歌曲,七天都算仓促。
    更何况,两人要负责四组选手,包括对阵表,歌曲选择,舞台风格等等,工作量成倍上升。
    肖言若会唱,会教,可缺点也很明显。
    对于水蓝星话语乐坛不够了解。
    虽然这几天都在听着大伙介绍的歌,这么多年的累积,佛脚抱得可不轻松。
    他考虑过,要不就拿地球上的歌曲。
    但真的不太划算。
    随便卖给哪个歌手,照样获利,而且哪一首是出来直接就爆,哪一首是经过了一段时间慢慢发酵他记不太清。
    最主要,新歌真不如老歌来的有共鸣。
    水蓝星上同样有着许多优秀的歌曲,就看你有没有眼光,与学员契不契合。
    录音室的几位都是熟人,直接从申城调过来的,任务是协助两人,找歌曲,以及修改编曲。
    哥几个挺好奇的。
    肖言若是个奇葩,会写歌,会乐器,但对于中外的歌曲,相当不了解。
    此情况在作词作曲家身上很难出现。
    你要写歌,肯定听的要多,对于人家的形式也要了解。
    他倒好,一问三不知。
    可又能写出《三天三夜》这样的作品,大概就是天才吧。
    咱也不敢说啥,显得业余不是。
    于是都把各自的歌单贡献了出来。
    有些歌,前奏响起直接pass,不是不好听,而是不适合比赛。
    肖言若说过,会唱歌和会唱高音是两码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