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辩论-《大明:我真的只是普通人》
            
            
            
                
    第(1/3)页
    次日一早,陈恪早早便去了国子监。
    为了能够顺利进去,且不引起注意,陈恪一身儒衫,夹在那些情绪激昂的士子中,有时还不忘与那些士子振臂高呼一块喊上那么一句两句的口号。
    活脱脱的,完全就是个来听讲学的愣头青。
    突然,旁边已抢到凳子的士子往旁边挪动一下,给陈恪让出屁股大点的一位置,招呼道:“你也是来听孔先生讲学的?来,坐这里。”
    有人让座,陈恪自是毫不客气,一屁股便坐了下去。
    陈恪突然加入,自是挤到了长条登上的其他人,正高谈阔论的几人瞅到坐下的陈恪均带起了几分不满。
    那邀请陈恪落座之人,则代陈恪冲着众人陪着不是。
    这些人正高谈阔论发表着自己的观点,自不会与陈恪计较。
    很快,这些人又都忙自己的去了。
    而旁边邀请陈恪落座那人,则道:“你是从哪来的?京师本地人?”
    只要能确信了他是士子,至于是从哪里来,并不是最重要的。
    陈恪随便回答了一个答案,道:“哦,我是从南面来的。”
    如此说,倒也不算牵强,他本来就是刚从江南回来的。
    一听陈恪如此说,那人当即咋咋呼呼招呼道:“你是从南方来的?喂喂喂,这位兄台乃是从南方来的。”
    说着,又冲着陈恪询问道:“具体是南面哪的?”
    他不就是说了个从南方来的吗?至于这么激动吗?
    那人询问,陈恪又给出了一个答案,道:“哦,我是说定海来的。”
    他从江南回来之时,最后所待的一处地儿,的确是定海。
    在陈恪回答的功夫,不是士子纷纷围在陈恪身旁述说着自己的不满。
    “这叫什么事儿?士农工商,这乃自古所定,现在朝廷仅凭一道旨意,便把此掉了个个,把商排于第一,所谓奸商贱商,若人人都想以此逐利,谁还有心科举?谁还有心务农?”
    后世商品经济那么发达,也不见得没人去从事其他各行各业,都跑去经商。
    陈恪心中吐槽着,但根本就不需他来说话。
    其他士子,紧接着便七嘴八舌吐槽起来心中的不满。
    说白了,这些人寒窗苦读了这么多年,对自己所为当下所行之事是多自豪。
    突然之间,竟告诉他们,他们所做的一切都不是那么高高在上了,他们能高兴的了吗?
    好多人说完,有人一拍陈恪肩膀,抱怨道:“你说是吧?听说这事儿就是江宁侯与陛下建议的,那江宁侯可真不是东西,古往今来,哪有自个儿吃饱了,把人家碗砸了的?”
    谁不是东西?你才不是东西呢?
    “谁说这事儿是江宁侯与陛下谏言的?”陈恪问道。
    老朱总归是没有这么无聊,把这事儿广而告之的天下士子皆都知晓吧?
    陈恪开口,传小道消息那士子,悄声道:“我叔父是都察院的御史,是他告诉我的,消息绝对没错,”
    都察院御史是有闻风奏事之责,却也不能把任何事情都往出倒吧?
    这事情也算朝廷私密之事,怎能弄得人尽皆知呢?
    陈恪正腹排着那都察院御史之时,有几人又突然都开口了。
    “没错,我爹是吏部侍郎,他也说过。”
    “我舅父说过...”
    “我兄长也说过...”
    一言一语中,坐实了此事乃是陈恪与老朱谏言的。
    “就说吧,这江宁侯真不是东西,今晚就把他家那宅子烧了去,你们谁去?一起!”
    烧别人家以为是多光彩的呢,此人出口报名者竟络绎不绝。
    陈恪嘴角挂着冷笑。
    哼,当着他的面竟说要把他宅子烧了,若让他们得逞,那他可才是窝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