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抱着掌教师兄和大将军李戎生的胳膊,王重阳哭的像个丢了冰糖葫芦的孩子。 冰糖葫芦丢了可以再买,可心爱的人丢了,又哪儿能找回来呢? 心爱的人丢了,心也跟着爱一起丢了。 又哪来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如今的王重阳,止步在夏境,已经十年了,并且依旧毫无入秋境的希望。 十年前,还是个少年他,因为遇到了脏兮兮的青青,而惊动整座江湖,以十二岁的年纪踏入夏境,成为五百年来入夏境年龄最小的人,那年,他正式告诉天下,有个叫王重阳的道士。 十年后,已经不再是少年的他,却再没能进一步。 谁都怨不得,王重阳只怨自己,道心不坚、神思不宁。 哭了好一会儿,王掌教见再哭下去天都黑了,于是揉揉小师弟王重阳的头,道:“好了,我与大将军说会话,你去让厨房准备饭菜。” 王重阳立刻止住哭声,放开两只胳膊,抹把脸道:“是,大将军且坐,小道先告退了。” 琼台观门外,阿黄远远的站着,有点畏惧那些打扰了它踩蚂蚁的北军将士。看到王重阳后,阿黄仿佛才有了胆气,摇着尾巴迎上去。 “阿黄,以后要做一只有怜悯之心的狗,知道吗?”王重阳边走边对阿黄说。 阿黄摇摇尾巴,表示那得看我心情。 此时,山脚石坊下来了群道士。 虽然打扮服饰上一看就是道士,但本地百姓只要稍微注点意,就能看出来,这些人的道袍与武当山上的道袍不一样。 武当山道士的道袍上没有任何图案,青袍、大白襟。而这些道士的青色道袍上,印有一只约拳头大小的白鹤。 清风明月见这群人面色不善,行了揖礼道:“请教诸位真人是要上山吗?” 为首身材高大的道士望着上山路径,目不斜视道:“那个十年不进步的王重阳在不在上山?” 清风与明月对望一眼,道:“敢问诸位是不是龙虎山的真人?我们好去禀报一声。” 高大道士挥袖冷笑:“不必禀报,我自去找那王重阳。”说罢,众道士便往山上行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