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 发布政令-《修行在大宋》


    第(2/3)页

    韦县令把政令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不禁连连点头。心想,陈乐天真是太厉害了,如此雷厉风行之手段,简直是我等官吏学习的榜样啊。真是太奇怪了,他自小在京城商贾之家,家里也没有人做官,后来稍微大了些之后又去了北军军营中,根本就从来没有接触过吏治当官做吏的经历,但是为什么在被陛下委任为总理御史后,出-台的这些政策都是非常切合实际并且又非常有用的呢?真是太奇怪了?难道是那十位御史大人指点的?我不信,陈乐天绝不是那种要依靠别人来做决定的人啊......

    韦县令当然不会想到,从小在未知来信中早已看过了很多官场纷繁争斗的陈乐天,其真实的对于官场的理解,早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甚至连陈乐天自己也并不知道自己其实已经很厉害了。

    毕竟他一直奉行的是纸上得来终觉浅,他从来不会以为光看看书就能懂得一个东西一件事了。所以他只把自己当做一个正在学习中的学习者。正如他接收到陛下的政令,封他为总理御史衙门的总理御史后,他第一反应就是质疑自己,就自己这水平能做巡抚这样的第一责任长官?这是开玩笑的吧。

    直到他知道同时有十位御史台御史辅助他,他才心里稍安一些。v3书院 

    连陈乐天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这些政令,在所有有心的官吏眼里看来,都不得不赞叹他这个年轻人的深察官场的风向啊。

    所以韦县令想不明白想不通也就是太正常不过的事了。

    巴中城作为这场蜀地风浪的起始之地,韦县令在总理御史衙门下的公文之上看到了二十六位官吏的姓名。他不知道其他城的情况,至少暂时是不知道的。在无从对比的情况下,他只能下意识的觉得二十六个人已经算不少了。

    韦县令把这二十六人仔细的揣摩了片刻。他在坐上县令的位置之后,对于人事进行了非常大的调动。

    毕竟县令大人在巴中城经营了这么多年,除了指挥使司里没有他的人,其他任何衙门,几乎都有县尊大人的人。

    要知道曹琳曹县令之所以能掌握巴中城这么多年,要有多少人在帮他做事他才能做到如此的掌控力。

    不过自从曹县令一倒,他往日里的那些明面上关系不错的人,十有八九都来找韦县令投降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