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太上皇-《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3/3)页
    少时即参与政变,而且后来这太平公主政变夺位失败,说不得也是败于玄宗。
    如此手腕,晚年为何独宠安禄山?
    李世民想不明白。
    最终,则是随口吟出了现在才明白其中意思的诗句:
    “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
    “至少,能收复长安……”李世民也只能如此安慰自己了。
    ……
    “这李唐皇室……”
    刘备犹豫了一下措辞:
    “武德竟也如此充沛?”
    孔明则是记起来此前光幕聊到贞观上将时,说到的这李世民的心病。
    “弑兄杀弟啊……”
    孔明倒是想得很明白。
    就如曹氏效王莽,司马氏又效仿曹氏。
    这二凤陛下开此先河,并铸盛世之始而无太多指摘。
    对其后代并非嫡长子的来说,效先帝旧事,亦是一条登基之路。
    只不过这条路注定会充满血腥罢了。
    随即孔明心中暗忖:一帝一政变?
    毕竟参考吕后,那女帝登基和退位若是没有政变相随,孔明打死不信。
    因为也愈发好奇:
    这李唐政变频繁,怎地前期国力还能如此强盛?
    对李唐皇室的家事儿,众人也不好太过指摘。
    毕竟估计一起观看的正主那边说不定怎么头疼呢,因此注意力还是集中回安史之乱上。
    “这安禄山是不是快死了?”
    “那郭子仪估计这下尴尬咯,到底要先听谁的?”
    “这长安应该要第一时间收复的吧?”
    【即使有了长安的回血,但此时若论天下兵力,叛军依然还是处于劣势的。
    玄宗退居成都,再也没有干什么骚操作的机会,但他入成都之前,倒是给太子……应该说唐肃宗,给他送去了一枚暗雷。
    玄宗从长安跑走之后的第二天,在长安当清闲侍郎的房琯一觉起来发现皇帝不见了。
    几乎没有思索太久,房琯便简单收拾了一下东西,抛弃家人,西出长安追皇帝去了。
    最终在差不多剑阁的位置追上了玄宗。
    此时的玄宗经历了马嵬坡兵变早已经心灰意懒,而且当时宰相已经死于兵变。
    七十几岁的唐玄宗看到有如此忠臣,大手一挥:从今起你就是宰相了!
    是的,就是这么魔幻。
    而在到了成都之后,李隆基也很快接到了好大儿的通知:恭喜您升级为太上皇了!
    此时的玄宗已经没有了任何脾气,或许是真的念在大唐存续上,他最终决定:
    将韦见素和房琯两人打发去灵武,给儿子充一充班底。
    韦见素很快被李亨打发成了闲职,而房琯靠着一张巧嘴,让没啥见识的李亨发出感叹:
    您不愧是朕的诸葛啊!
    而后来李亨每次想起来这个感叹,估计都想抽自己大嘴巴子。】
    (本章完)
    第(3/3)页